抗菌抗病毒”口罩竟是智商税?近日的上海疫情牵动了不少人的心,每天实时更新的疫情信息不断轰炸,导致不少人对疫情*为担忧,因此,有些商家,假借疫情,营销一些虚假“防疫”产品扰乱市场。
“抗菌抗病毒”口罩兴起
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“后疫情时代”,口罩等防疫物资已经不再紧缺了,部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始转向宣称“抗菌抗病毒口罩”等功能性产品开发。*近,市场上出现了一种“抗菌抗病毒”口罩在售卖,称可以抗菌抑菌,从而达到双重防护的效果。这种口罩真的靠谱吗?
目前,大家经常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大部分为自吸式过滤口罩,所依据的是YY0469-2011《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》标准生产的口罩都是医用外科口罩,细菌过滤效率≥95%。
相比于这些医用外科口罩,市面上所谓的“抗菌抗病毒”口罩称可以直接灭活病毒。
电商平台上,某品牌的抗病毒口罩的产品介绍页面描述口罩的抑菌率大于99.99%,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,抗病毒(H1N1)活性率99.9%。所声称采用的原理是“通过外层非织造布经过银离子抗菌剂涂层,来达到灭活病毒”。但仔细询问客服表示,这种口罩就是一次性日用抗病毒口罩,不是医用的,也不是医用外科口罩。在销量上,有的店铺甚至月销超过1000单。
总的来说,如今市面上出现的宣称“抗菌抗病毒”非医用口罩,一般通过共混、喷涂等方式添加各类抗菌剂,主要添加物包括纳米二氧化钛、纳米银、季铵盐、铜离子/氧化铜、中药提取物等。不止是线上,线下也有售卖的。
“抗菌抗病毒”口罩骗局
目前,这类口罩产品在临床有效性,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前提下,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,产品有效性、安全性还有待考证。
事实上,常规“抗菌/抑菌”评价方法并不适用于口罩产品。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口罩实际持续不断气流吸入的应用场景,因此不能完整体现出口罩实际发挥作用方式。
另外,对于“抗病毒”研究,目前尚没有明确地适用于这类口罩的“抗病毒”定义、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公认的判定准则。而且尚没有临床数据表明这类口罩可降低感染率或者“降低二次感染风险”。不仅如此,这类口罩主要通过粒子共混、粉末/溶液喷涂等方式加入到熔喷布层,所以还有存在脱落进入呼吸道带来进一步风险的可能。
疫情的出现,让人们更加重视抗菌剂及抗菌产品的开发和研制,“抗菌抗病毒”口罩的出现很好地迎合了当代社会对抗菌剂的期待。但是抗菌剂和抗菌产品的多样性,其真实的抗菌效果如何评估呢?
抗菌剂一般分为无机抗菌剂,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。
无机抗菌剂以银、锌、铜等为主原料,以无机填料为载体,制成无机抗菌剂,耐高温性能好;有机抗菌剂以酯类、醇类、酚类为主要原料,耐高温性较低,一般在200℃以下,个别为300℃,杀菌时间短,偶有析出等现象。其中,银离子抗菌剂在无机抗菌剂中占有主导地位。此外还有氧化锌、氧化铜、磷酸二氢铵、碳酸锂等无机抗菌剂。
有机抗菌剂的主要品种有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类化合物,常用于聚乙烯类食品包装膜中,起抗菌作用。另外还有酰基苯胺类、咪唑类、噻唑类、异噻唑酮衍生物、季铵盐类、双呱类、酚类等。
天然抗菌剂主要来自天然植物的提取,如甲壳素、芥末、蓖麻油、山葵等,使用简便,但抗菌作用有限,耐热性较差,杀菌率低,不能广谱长效使用且数量很少。
作为现代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一环,有关抗菌剂的标准一直在不断完善。截至目前,中国目前已经发布实施了200项抗菌标准,其中包括66项国家标准、94项行业标准、15项地方标准和25项团体标准。另外还有超过7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内容中涉及到了抗菌。关于抗菌的标准涉及了卫生综合、基础学科综合、其他日用品等各个领域。
“抗菌抗病毒”口罩的有效性、安全性虽然还有待考证,但拥有国家标准内的产品必然需要通过对产品抗菌效果的检测,才能使得每个企业能对自己产品的抗菌/杀菌性能有正确的评价。
疫情期间,如何正确佩戴口罩:
1.双手消毒后,要先平展口罩。
2.识别口罩的正反面,浅色向内,朝向面部,一侧有金属条的朝上,双手向面部平拉,将口罩套在耳朵上。
3.调节金属条的弧度,使口罩与鼻梁紧密贴合,双手上下拉口罩边缘,双手顺着口罩的边缘进行调整,确保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,不留缝隙。
摘戴口罩前一定要保持双手清洁,不要接触到口罩内侧。原则上要求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,如果有破损或者污染,就要随时更换,纱布口罩在佩戴后要注意清洗。
推荐产品
相关阅读